宜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世纪90年代,当阳企业在改革的阵痛中凤 [复制链接]

1#
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0901/4689217.html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老区精神

上世纪90年代的当阳街景。当阳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此后,全国进入到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湖北当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巩固过去改革开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关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

上世纪90年代的当阳街景。当阳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首先,以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为重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逐步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上世纪90年代的当阳街景。当阳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在选择当阳商场、市供销社、贸易中心、淯溪工业品公司、淯溪供销社进行试点之后,在全市所有国营商业企业、供销合作社和饮食服务企业全面实行四放开政策,通过四放开增强企业内部的活力。在推行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允许合、停、并、转一批亏损企业。

湖北三峡玻璃有限公司。当阳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年,湖北三峡玻璃有限公司申报上市公司的工作取得进展,着手先行上武汉柜台交易的筹备工作。玉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生产烟材的企业玉阳化纤股份公司与上市公司陕西金叶科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重组,实现完全上市。上市后,独辟蹊径,卖掉所有股份重新创业,创办当阳新阳化纤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烟用纤维束加胶棒的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西欧等国家。

创办之初的新阳化纤公司。

其次,将企业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年,市委、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在深化企业改革上大力推行资本营运,促进企业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和高效增值。并根据当阳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当烟、当玻、玉阳实业、鑫昌等五大集团(公司)。

康达建材的前身当阳水泥厂。

在上市、上柜方面,当玻集团与武汉玻璃厂、应城石膏矿捆绑,完成了资产重组,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年度第一家预备上市企业;鑫昌集团、玉阳实业集团、康达建材公司、龙台股份有限公司分别采取与市内外企业联合、兼并等方式组成了集团,并分别获得了万元、万元、万元、万元的增资扩股额度。全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由年的2.06亿元增加到7.35亿元,增长2.56倍;职工个人入股由合并前的万股增加到1.亿股。

仝昌公司的前身当阳化肥厂。

全市小企业采取适者生存的做法,全面推向市场。其主要形式是股、租、卖、并、靠、破等。全市乡及乡以上应改制企业家,完成改制家,占应改制企业的90.2%。全市共组建企业集团9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家,租赁经营家,采取兼并、拍卖、裂变重组等形式改制的企业20家,盘活资产万元。

上世纪90年代的当阳机械厂

马店能源公司、水泥厂、建筑公司、仝昌公司、印刷厂等6家企业剥离辅助车间37个,转移安置富余人员人,每年可减亏万元,并且获一次性拍卖收入万元,今后每年还可收租金50万元。年,中共当阳市三届八次全会讨论通过了《当阳市新一轮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

上世纪90年代的当阳纺织厂

在深化企业改革上,按照省委提出的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要求,大胆冲破公贵私贱的思想束缚,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三卖二联的改革模式,推动了新一轮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是卖所有权。全市拍卖所有权的国有(集体)企业家,市第三建筑公司、万欣公司、昌盛建筑公司等一批企业改姓私,生产经营形势都普遍好于往年。

上世纪90年代的当阳染织厂

二是卖经营权。全市拍卖经营权的国有(集体)企业达家。市属17家商业企业全部实行了国有民营、公有私营,年底一举扭亏为盈,经济效益跃居宜昌各县(市、区)首位。供销系统15个独立核算单位,12个实行买断经营,有11家实现扭亏为盈。

上世纪90年代的当阳卷烟厂。

三是卖股权。在股份合作企业中推行股权向经营者和能人集中,使经营者和能人持大股。全市共有72家企业由经营者和民营业主参股控股,21家企业由内部职工持股。同时,外联国际国内大企业,内联本市同行业。通过两联,有18家企业与国内大企业或知名企业实行了挂靠联合,有31家企业实行了行业联合,组建企业集团12家,争取到1个股票上市指标。市印刷厂、机械厂、啤酒厂分别与武汉长印集团、广西桂联集团、金龙泉集团挂靠联合,使企业起死回生,生产经营日益红火。

上世纪90年代的坝陵开发区。当阳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全市通过三卖,获得出售和拍卖收入万元,新增企业流动资金1.18亿元,盘活或部分盘活亏困企业家(其中资产万元以上的企业21家,万元以上的12家,万元以上的5家,1亿元以上的1家),盘活资产3.8亿元,年新增利税万元,安置就业人,全市65%的国有(集体)企业基本走出困境。截至年,全市工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共增加销售收入1亿元。

上世纪90年代的当阳街景。当阳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当阳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主编:敖万建;副主编:刘远伟、王继新;执行主编:彭明章;执行副主编:鲍传国,许庭银。文中插图除署名者外,为李运功、李容新、朱世凯摄影)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